京ICP备16050440号-1 版权所有 xml网站 HTML网站 麦迪森
总部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慈云寺桥八里庄西里住邦2000东区1号楼B座4层 总部电话:010-6557-6541
欢迎大家前来查阅本站有关全日制课程及早教课程的所有原创作品【转载需与站主沟通后方可进行】
投资有风险 选择需谨慎
数码科技越来越发达,随着电脑、平板和手机的普及,孩子们已经越来越早地接触到这些高科技,造成视力下降,过早的戴上眼镜,有些甚至沉迷于手机游戏不可自拔,让父母们头疼不已。
长期把玩数码产品容易束缚住孩子的思维。玩手机、上网、看电视确实是孩子的一种娱乐形式,也有很多优秀的动画片能带给孩子乐趣和知识,但若有更好的替代方法,还是不要把孩子交给这些数码产品。
除了手机之外,现在很多小孩迷恋电视,而且表现出一种类似“电视孤独症”的症状,终日不愿离开电视机,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看电视上。这样的状况可能造成孩子对其他活动不感兴趣,不愿和人交流,性格孤僻、怕羞、缺乏生活常识和学习能力,久而久之必然影响性格的发展,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定,最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。
家庭心理学家约翰?罗斯蒙特指出:在孩子个性形成时期,看电视是对孩子生活经历的一种剥夺。如果孩子的大脑习惯于欣赏大量轻松的电视娱乐节目,他们的思维能力就有减退的危险。
现在的儿童从一出生可能就与电视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玩电脑游戏,有的孩子看电视加上玩电脑的时间每天平均竟然达到了六个小时。不少家长并不认为让孩子接触多媒体是件坏事,还有一些家长甚至担心如果孩子不早早接触电脑会落伍,看电视也被大人们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最简捷方便的方法。某种意义上,家长在忙碌时,电视充当了保姆的角色。
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差,性格和行为可塑性大,自我控制能力差,而模仿性又强,对形形色色的电视信息大多是囫囵吞枣,这样将会影响他们的思维、性格和行为的正常发展,对心理发育会起到负面效应。
儿童“电视孤独症”多见于3-7岁的儿童。国外专家观察发现,患了“电视孤独症”的儿童,即使经过最好的教育,将来能够适应社会、正常生活的也只有1%,这充分说明儿童过分迷恋电视所产生的严重危害性。
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
孩子们的任何学习过程,都伴随着一个思维过程。电视对孩子有诱惑力,是因为电视里鲜艳的色彩,不断变化着的画面、音乐、解说,能不间断地刺激孩子的眼、耳,兴奋着孩子的大脑,孩子们从中只能得到一些零碎的、不完整的、不系统的知识。
依赖电视对孩子的身体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,除了会让视力下降,长期久坐引起肥胖等症状。还有报道说,看几分钟电视,脑电波的反应与在知觉隔绝的环境中待了九十六个小时的人一样。
长期依赖电视使得孩子的脑部缺少刺激发育,左脑是思考判断和分析的功能,看电视时关闭,只有右脑接收画面和情感的信息,电视本身对脑神经和所有感官有麻木作用,与吸毒有相似之处,因此看电视也会上瘾。
德国某些医院已有专门治疗被电视伤害的儿童部门。一般父母不会想到孩子的睡眠不安、消化不好、心脏跳动不规律、情绪暴躁、疲倦、做事玩耍容易厌倦、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与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有关。
别把孩子丢给“电视保姆”
带孩子其实是件辛苦的事情。忙碌了一天的工作,回到家当孩子要求陪伴时,不少家长疲于应付,常常以一句“你去看电视吧”敷衍了事。这种做法对家长来说会减轻一些负担,但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可取的。调查显示,儿童看电视时有成人陪伴的占12.56%,能够指导或陪伴儿童阅读的家长也仅占32.37%。
孩子迷恋电视,是由于枯燥、乏味、呆板的生活方式造成的。因此,家长要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终止孩子对电视的坚持,并以提高兴趣的方法,让孩子多接触其他活动。当孩子感受到还有比电视更有趣的活动时,自然会逐渐摆脱对电视的依赖。
如果室外天气好,一定要让孩子多去户外活动活动,和小朋友一起玩水玩沙、跑跑跳跳;多给孩子讲故事,互动交流。如果家长很忙,可以让孩子看优秀的图画书、涂鸦、绘画、听音乐、唱歌、跳舞;也可以创造一些家庭游戏,比如陪孩子做手工,或让孩子帮助妈妈做一些简单的家务,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;如果父母有精力,也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、音乐会、演出等。